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连续六次加息!美联储“强收缩”危害几何? 正文
时间:2025-07-07 13:54:2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75%至4%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连续第六次加息。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利率水平在一年内从接近零快速升至200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日结束为期两天的强收缩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75%至4%之间。连续联储这是次加美联储今年连续第六次加息。
分析人士认为,息美美国利率水平在一年内从接近零快速升至2008年1月以来最高位,危害势必波及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强收缩其本国经济复苏进程也将受到影响。连续联储
暗示加息步伐调整
美联储在2日会后发布的次加声明中指出,继续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是息美适当的。但同时强调,危害在确定未来加息步伐时将考虑货币政策的强收缩累积紧缩效应、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和通胀影响的连续联储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这意味着美联储或调整加息速度和幅度。次加
11月2日,息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出席新闻发布会。危害(新华社记者刘杰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坚持紧缩的货币政策立场直至恢复价格稳定。他说,美联储将继续坚决致力于把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坚持紧缩政策直至通胀目标达成,并预计持续加息将是适当的。
鲍威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美联储可能会考虑在12月或明年1月宣布将加息幅度缩小至50个基点,但目前“尚未决定”。
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可能倾向于在12月会议中小幅加息50个基点,从而避免经济“硬着陆”和劳动力市场收缩。
影响全球金融稳定
自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6次加息且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在此影响下,美元对全球一揽子主要货币迅速升值,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中旬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由美国货币政策收紧和能源危机等基本面因素推动的美元走强正对许多新兴市场造成严峻挑战。美元币值目前处于本世纪初以来最高水平,导致全球金融环境收紧、进口成本增加。
10月13日,在美国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右)出席记者会。(新华社记者刘杰摄)IMF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加快货币政策收缩步伐,引发许多宏观经济基本面较弱的新兴和前沿市场经济体资本外流。由于经济和地缘政策高度不确定,全球金融环境不断恶化,金融稳定风险大幅上升,令新兴市场面临多重风险。
不仅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美联储加息带来的金融冲击,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叠加能源危机等地缘风险因素也令发达经济体承压。
美国《财富》杂志日前撰文指出,在美联储紧缩周期推动下,美元迅速走强推高进口商品成本,收紧金融环境,助长其他经济体通胀。发达经济体正因美元升值至数十年来高点而备受打击。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认为,美元走强通常伴随着美国短期和长期利率走高,全球市场压力增加,投资者纷纷转向美元等安全资产,导致世界各地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
日本央行前理事、庆应义塾大学教授白井小百合表示,其他经济体无法通过提高利率政策阻止本国货币贬值。因为“美元走强不仅反映了市场对联邦基金利率上调的预期,进而反映了对美国固定收益资产的更高需求,还反映了全球范围内超预期的利率上调带来的全球衰退风险”。
无益本国经济增长
美联储过快加息不仅扰乱全球金融市场秩序、影响全球稳定增长,同样对本国经济复苏不利。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近日表示,美联储大幅上调利率水平是他担心美国经济衰退的关键原因。高利率将推高美元汇率,对贸易造成不利影响,也将提高抵押贷款成本,侵蚀美国家庭的财务空间和购房能力。
9月13日,人们在美国华盛顿一家食品超市购物。(新华社发,沈霆摄)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戴维·所罗门预计,美联储积极收紧货币政策将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学教授史蒂夫·汉克近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美联储继续实施紧缩政策,那么美国经济在2023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高达80%甚至更高。
安联保险集团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尔·埃里安直言,美联储犯下的3个将“载入史册”的错误正让美国经济陷入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衰退”。他指出,在通胀隐忧初现端倪时,美联储“错误地将通胀定性为暂时、可逆、无需担忧的”。当美联储认识到通胀“持续且高企”时,也“并未采取有意义的行动”抑制通胀走高。眼下,美联储迅速加息,将美国经济推入衰退。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西格尔认为,美联储在“过去两年犯下了其近110年历史中最大的政策错误”。一是在2020年和2021年实施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二是在2022年过度收紧货币政策。而这两个历史性政策失误将“摧毁美国经济”。
新西兰加息75基点,创史上最大加息幅度!预计经济明年陷入衰退2025-07-07 13:39
生活成本飙升!美国8月电费同比涨幅创41年新高,住房成本环比增速31年最快2025-07-07 13:28
2022年9月16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2025-07-07 13:13
每经热评丨消费观念在发生方向性变化吗?2025-07-07 11:48
“木北”会员卡推销涉嫌误导!不能通用屡遭投诉2025-07-07 11:46
中国这十年|水资源配置实现全局性优化2025-07-07 11:23
五位“首席”谈增消费扩投资: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箱“弹药”充足2025-07-07 11:22
新西兰外长:下一任驻华大使格雷厄姆·莫顿将于12月就任2025-07-07 11:14
北京欢乐谷11月22日起暂停开放2025-07-07 11:13
多地适龄女生可免费接种HPV疫苗,疫苗企业拼战9到14岁市场2025-07-07 11:09
力求2023年实现“开门稳”!三部门部署振作工业经济,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2025-07-07 13:47
内蒙古乌海打造可降解塑料制品基地 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低碳循环2025-07-07 13:02
阿根廷称将履行减债承诺 外部挑战添风险2025-07-07 12:51
盛航股份拟2200万美元 购置船舶提升运力2025-07-07 12:34
受集采冲击扣非净利下降3成 通化东宝:加大对零售渠道、民营医院等集采外市场投入2025-07-07 12:28
“5万买入有望赚1.5万,10万买入有望赚3万……”忽悠投资者却“甩锅”实习生,容维上海被重罚2025-07-07 12:16
国产大型邮轮正向我们驶来2025-07-07 12:11
外媒:瑞典首相安德松宣布辞职 承认在议会选举中失利2025-07-07 12:01
股海导航 11月22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2025-07-07 11:40
微软发布Win11 KB5017328累积更新(22000.978),修复多个Bug2025-07-07 11:24